2016-07-10

Cross-Site Team Retrospective Experience

這是我第一次主持Cross-site 的retrospective meeting (真的要感謝我們Project Manager給我這個機會主持)
我們Project Team的成員分隔三地 (台灣 , 大陸 及 美國)
所以沒有機會讓大家聚集在白板前面一起Brainstorming
於是我找了一個線上的Tool , BoardThing
BoardThing 是一套線上的Brainstorming tool
讓不同地方的夥伴們 能夠對同一個版面貼便利貼 討論事情

以下就來記錄一下主持這場Cross-site meeting前的準備動作吧

Step 1: Survey 工具
    一開始有想過 JIRA或Trello 但實際去用之後 發現還是不太方便
    所以就開始Survey 類似的工具
    然後就看到這篇文章 
    太棒了 有人已經整理好了一堆工具
    於是我就從裡面找幾個適合的來試用
    
    發現BoardThing 可以讓參與者很方便的加入Board
    只需要share link, 參與者就能加入
    貼便利貼的效果也不錯 能分組 能投票 也能畫畫

    所以 BoardThing 就決定是你了

Step 2: 寫下使用方法
    決定採用BoardThing之後 為了要讓夥伴們會使用
    所以寫了上一篇文章
    讓夥伴們能夠清楚地了解怎麼使用這個Tool

Step 3: 請夥伴們試用
    會議前一天 我Create一個Rehearsal的版讓夥伴們先行試用 主要是我想確定每一個人都能夠貼便利貼

Step 4: 準備Board的Template
    我設計完當天要進行的方向與流程之後 便Create這個版的Template
    在這個Template 我先塞進了以下東西 (用不同顏色的便利貼代表不同功能)
    寫這麼多描述的目的是 我希望大家看這個Board就知道我們要幹嘛
    (1) Rule & Information
          紅色便利貼 : 這個會議的規則 例如 對事不對人 , 請勿中斷他人發言等
    (2) Timebox
          綠色便利貼 : 低頭寫便利貼的時間 / 大家討論的時間
    (3) Column
          灰色便利貼 : 流程 (例如 : good, bad)

    圖為Template的一部份


Step 5: Go
    到了Retrospective當天 我先描述今天的流程
    進行時 盡量遵守Timebox
    為了讓每個人在時間內都有講到話 
    我限制一個人一次只能講一張便利貼
    如果時間還沒結束 就能繼續輪流下去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先從最想講的話題開始
    
    低頭寫便利貼的時間 是請大家先把想講的話貼在Note上
    待輪到時 就用貼上的方式Create一張新便利貼
    若是想講的話已經有人貼過了 也可以用複製便利貼的方式貼上
    使用上真的跟在白板上貼便利貼一樣便利

Step 6: Export
    BoardThing的缺點就是輸出不太方便 所以我用拍照的方式整理最後的結論

結論
BoardThing真的是套方便的 online brainstorming tool
參與者能夠很方便的加入討論
使用上跟在白板上討論差不多
而且還是免費
所以推薦給各位有需要remote brainstorming的朋友

Related Posts:

  • [Scrum] Daily Scrum 讓專注力從人轉移到 Story 的 Practice 先消毒一下 我們團隊的 Daily Scrum 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 大家參與度很高 報告時不會有人在發呆 有多餘的討論知道要會後討論 的確有達成 Sync 與 幫助排除障礙的效果 有插單也都會提出來讓大家知道 但是阿 觀察了2個月 我覺得還是有可以在加強的地方 首先是 我們報告的順序是 "人" 不是固定總是由誰先開始 但是就是照排隊的順序開始 所以想當然爾 故事的完整性 Update 會被破壞掉 例如 : 故事A 由2個人做 Andy 與 C… Read More
  • [筆記] A simple yet powerful coaching frameworkA simple yet powerful coaching framework 今天專程來台北參加 Bill 教練的分享 簡單迅速跟大家分享幾個觸動我心中的幾個點 : 1. Agile Coach 要兼顧consulting 與 coaching 這點實在太打動我了 一直以來 我對 "純引導" 其實是不太感興趣的 我偏好跟團隊一起奮鬥 一起去解決事情 而這個的 Agile Coach 的定義 必須要兼顧 顧問的專業 以及 引導的能… Read More
  • [筆記] 發展你的顧客旅程-從生態系視角今天到交大參加 Nor Chen 的分享 發展你的顧客旅程-從生態系視角 紀錄幾個 key word Actor Network Theory Customer Journey Service Blue Print 劇本導引 實物給付 Single Channel Multi Channel Cross Channel Omni Channel 再來是今天的重頭戲 Ecosystem 的 workshop 記錄以下步驟 (以下在很快的時間內… Read More
  • 回顧 2017 ; 展望 2018 2017 絕對是我精彩的一年 從溫暖的舒適圈跳出 跑到金融業去導入敏捷 去擔任Agile Coach 雖然很可惜為了家庭因素提前離開了中信 不過這短短的幾個月 我也證明了自己的能耐 能夠讓一個全無敏捷經驗的團隊打下基礎 成為中信的典範 重新加入趨勢其實也很有緣份 首先在離開趨勢的前幾天 認識了現在的老闆的老闆 Abe 在離開趨勢的那一天很碰巧的碰到 ICA 的 Larry 並在離開趨勢之後跟著趨勢的同事去 ICA 上課 而我現在也真的… Read More
  • 引導實踐 ORID Part 3 筆記 引導實踐 #ORID Part 3 筆記 1. 討論一定要先思考具體產出跟體驗氛圍2. R 絕對不是亂問 喜歡不喜歡 (搭配體驗氛圍)3. R 可以是個直覺的聯想4. R 的目的是與體驗氛圍建立連結5. I 絕對不是把事先準備的題目唸出來而已要傾聽 依當時風向而定 (但不能脫離目標)6. 當多重角色時 請說清楚目前帶的是哪頂帽子7. 投票可分成 綠(pass) 黃(中立) 紅(反對) 請反對的說明理由 (讓這個聲音浮… Read Mor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