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0

[筆記] 狩野分析 in Agile Tour Taichung

今天來參加 Agile Tour Taichung 的活動
下午我參加的workshop是狩野分析
講師是Nor Chen

講師先由講課開場
首先 
先從服務藍圖開始講起

服務藍圖一展開就很吸引人 我從未這樣思考過服務過程
以咖啡廳為例
打從客戶進門開始
會有哪些行為呢?

例如:
進門, 點餐 , 找座位, 喝咖啡, 離開

這一系列的行為
會有什麼樣的服務接觸點呢?

例如:
門, 櫃檯人員 , 舒服的椅子 , 好吃的餐點

前台與後台能分別提供什麼對應的服務呢?
而我們要將這些服務接觸點串接起來

服務設計就要先從服務開始
而服務一定附著在產品上
講師舉了一個可樂的例子
映入眼簾的是一罐罐裝可樂 旁邊附著裝著冰塊杯子
產品是什麼? 是 “可樂”
如同我們去餐廳 如果店家提供罐裝可樂 你可能還不屑
但是如果店家提供的是

在一個酷樂的夏天 你拿著冰鎮的玻璃杯 大口飲下冰涼舒爽的可樂
哇~ 好爽~
(服務是無形的)

再舉個例子
例如一個計程車司機
服務 : 我提供接送的服務
服務設計 : 
我提供孕婦一個效率舒適的趕醫院體驗

所以重點是將這些無形的訊息串成有感的體驗!!!
但是驅動消費的原因不在體驗 而是價值

可口可樂打造了一座非常高的販賣機
按鈕在非常高的位子
你一個人按不到 你必須找人一起幫忙
兩人一起合作 千辛萬苦才能買到一瓶可樂
可是你卻能用一瓶的價格買到兩瓶可樂
這就是 Coco-cola 2X1
圖片來源 : http://www.spotanatomy.it/2010/2-x-1-di-coca-cola-la-macchina-dellamicizia/

一瓶可樂其實也沒省幾十元
但是如果我們給人$100 要求人家給我們踩在身上
我想正常人應該都懶得鳥你
為何Coco-cola 2X1 User會買單呢???
因為 可口可樂帶給人們的價值 “跟朋友分享”

驅動消費的原因不在體驗 而是價值 !!!

接下來就進入 狩野分析的Workshop了
首先我們要釐清
滿意的相反是 非滿意
不滿意的相反是 非不滿意 (不是滿意喔)

我們這組的題目是 Line
挑了四個功能來調查
I    群組聊天
II   Line Pay
III 視訊聊天
IV 禮品小舖

[Step 1 : 正反面問法]
將你想問的題目寫成正面問法 跟 反面問法
例如
Line提供了 “群組聊天” 的功能
Line不提供 “群組聊天” 的功能

你的感覺是
喜歡
應該的
無所謂
能忍受
不喜歡 

[Step 2 : 定義需求種類]
可以參考下表 根據 Step1的問題 將答案對應至不同的需求種類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解釋
A : 魅力型需求
      有提供很喜歡 ; 不提供至少也覺得是應該的
O : 期望
      有提供很喜歡 ; 不提供不喜歡
M : 基本需求
      有提供也還好 ; 但是不提供就不行
I : 無差異需求
      就正反都差不多 無所謂
R : 不需要
      有提供無提供都算不上喜歡
Q : 有疑問
      矛盾的答案



[Step 3 : 統計與分析資料]
每張問卷都會有個答案
我們將這些答案統計起來
你會知道 各個功能的需求種類是哪一類



[Step 4 : 找出敏感性需求]
接著我們計算每個功能的滿意與不滿意係數
先統計各需求的比例
再根據這個比例計算出係數

SI : 增加後的滿意係數
Better/SI : (A+O) / (A+O+M+I)

DSI : 消除後的不滿意係數
Worse / DSI : -1 * (O+M) / (A+O+M+I)

有了係數之後 我們可以畫出下圖


以(0.5, -0.5)為最遠距離畫出1/4圓 圓心是 (0,0)
圓內代表不敏感的需求
圓外代表很敏感的需求

距離越遠 越敏感 你越應該優先處理這個需求
如果距離相同
優先處理 DSI
為什麼呢?
因為
如果有了這個功能 User會更開心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功能 User會更不爽 !!!

相較之下
不爽比較嚴重XD

最後講師加碼了六頂思考帽
其實六頂思考帽真的是個還不錯的思考工具
讓大家能夠換位思考一下
減少盲點

順序
白帽 -> 客觀資訊
紅帽 -> 主觀感受
黑帽 -> 不好的體驗
黃帽 -> 良好的體驗
綠帽 -> 提供更多可能性
藍帽 -> 整合以上資訊下結論

每一輪的藍帽都要下結論(依據前面各頂帽子的論述)
如果資訊不足 能再要求該帽再說一次
每一輪的藍帽也能決定題目的發展
最好讓每個人都輪流到每一頂帽子

[結論]
透過服務設計找到驅動消費的價值
狩野分析是個很強大的分析工具
六頂思考帽是個很棒的思考工具

2017-01-16

Scrum Drawing Game 1.1



今天來到新竹Agile Meetup來帶大家玩個workshop
Scrum Drawing Game

上次在公司已經帶過一次了
所以這次就提一下做了哪些改變

[改變]
  1. 破冰 - 有節奏的自我介紹 
  2. SPEC是會改變的 (我先讓PO看一半的圖 在第二個Sprint進行到一半時 再給PO看完整的圖) 
  3. User的觀點僅僅只注重某幾點 
  4. Team在工作時 PO要離開團隊 
  5. PO只能在planning時講解SPEC 
  6. 強制大家一定得做planning跟retrospective (不做就休息 不能偷工作) 
  7. 允許Team客製化自己的流程 (例如 retro後 提出planning要縮短 那就縮短) 
  8. 限制資源 (白紙一開始只給兩張) 
  9. 要求Team Review時是要搭配便利貼 所有的工作都必須有便利貼 
  10. 該角色如果有賺到錢 則要在便利貼上註記 (以免重複計算) 



[觀察]
  1. 第一個Sprint 大家都拿不到錢 因為都是半成品 
  2. 第一個Sprint時間到時 大家都還來不及把作品貼到麻將紙 我有偷放水讓他們貼完 但是從下個Sprint開始他們就知道 要在麻將紙上的才算是部署完畢 所以剩下一分鐘會知道要趕緊急急忙忙貼上去 
  3. PO風格不一樣 有的PO SPEC開得很粗 但是Team能力很強 像swarm一樣 嗡嗡嗡嗡地把所有工作完成(用猜的?) ;另一組的PO把SPEC寫得超詳細 Team就照做 
  4. PO表示無力感~ Review時才發現大家畫成這樣~ 原來PO不好當XD 
  5. 有一個Team的成員是從Titansoft來的 所以很有敏捷的mindset 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 
  6. 這次數獨都幾乎沒人完成 我最後放水讓他們體會一下有Infrastructure的好處 
  7. 有一組就算做了Infrastructure 也徒勞無功XD (現實上也是啊 做了也不一定有效XD) 
  8. Planning的時候 大家自己去搶工作來做 感覺不錯喔 希望在現實職場上也是這樣 
  9. Review完開始有member發現User的喜好 PO馬上更改Priority 
  10. 第四個Sprint 有兩組幾乎都把事情做完了 所以沒事做 


[Retrospective]
  1. 有節奏的自我介紹 好像還不錯 繼續這樣玩 
  2. 我這次演講也沒有準備好 身體也晃來晃去的 下次要強迫自己先站定一個點 不要回頭看投影片 
  3. 前面介紹(Scrum + 規則)還是太久了 下次會把部分遊戲規則說明拿掉 大家邊做邊體驗吧 
  4. Scrum的介紹可以拿掉 改由最後讓大家去思考 可能還比較有效果 
  5. 考慮縮短遊戲長度 
  6. 數獨太難 可以先幫忙填些數字 讓大家容易一點完成 
  7. Task的Effort 太複雜了 大家在忙 可能也不會考慮這個 下次拿掉 
  8. 這次讓PO離開團隊 效果不錯 繼續保持 
  9. 不能心軟XD SPEC該變就變 Timebox到了就到了 要符合現實 
  10. Business Value 不夠差異化 應該變化要大一點 才會有效果



也感謝 David 的推廣筆記文


2017-01-03

用Appreciative Inquiry來正面能量一下retrospective吧

今天是2017開工第一天
我則是讓兩個團隊嘗試了

Appreciative Inquiry


來說說今天的心得吧


[時間點]
我覺得年底或是年初都是個適合做 Appreciative Inquiry的時間
一來可以趁這個機會 感謝團隊成員並以正面的態度肯定2016年的工作
二來可以畫出新年度的夢想大餅

[動機]
我們團隊是cross-site的團隊
所以平常大家都是靠IM在溝通
鮮少有機會見到大家的廬山真面目
上一次Global meeting時 就有一位南京的同事說想要看看我們的長相
所以我靈機一動 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來辦一場 cross-site的 retrospective
順便開啟雙方的視訊 讓大家都看看彼此的真面目XD



[破冰]
由於南京那邊還沒有retrospective的習慣
所以我一開場 先讓大家做一句話的自我介紹
例如
我是Juggernaut
我是個 無可救藥愛上敏捷的大叔
先讓大家破破冰 笑一笑 然後才開始今天的討論

[問題]
今天則是準備了三個問題讓大家討論
Q1 : 在2016年 你覺得團隊做得最棒的事情是? 或著你最想感謝的人是?
Q2 : 你認爲的理想團隊 應該有什麼特質?
Q3 : 如果要滿足這些特質 應該要做什麼?

[觀察]
男生跟女生就是不一樣
另一個純爺們的團隊 實在很難把感謝說出口 倒是夢想大餅卻能夠侃侃而談
女生們總是比較感性 我覺得能懂的欣賞別人 真的很棒

另一方面 我的主管一開始有先打預防針
他提到南京那邊的團隊可能比較悶喔 沒有意見喔
但是今天卻能講出不少東西
可見 只要有場合 其實是能讓大家講出心底話的

[引導]
在純爺們的團隊裡 由於我不屬於這個團隊 所以更能體會純引導的力量
以往我往往都是很有意見的人 但是在這個團隊中 我不能影響他們
我盡力地練習擔任純引導的角色
而他們最後能自己討論出個Action Item 我覺得是個很大的進步

[自省]
今天原本就預計想要先讓南京的同事體驗一下retrospective
加上remote team 沒有坐在一起 實在不好討論
所以本來就設計成開放式的結局
不過後來確實是有點發散 大家也各講各的 少了一點討論的味道
我下次應該要設計一個實際的主題
例如 如何打造一個理想的 cross-site team
人太多 應該也要換個方式 別讓大家習慣輪流發言

[理想團隊的特質]
以下是我們團隊提出的理想團隊特質:

熱情 , 互相幫助, 同理心 , 高效能 , 持續學習

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努力 共同打造這個理想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