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筆記] User Story Mapping in Agile Tour Taipei 2016



這場session的講師是Erica 

Erica一開始先玩個有趣的破冰遊戲
給每個人四格的紙
每個人先在第一格寫上你想做的事
接著將紙傳給左邊的人
左邊的人要看著第一格 “你想做的事”

將 它 畫 出 來 !!!

畫在第二格
再傳給左邊的人

第三個人 是看著第二格的圖
在第三格 寫下圖的描述
再傳給下一個人

第四個人 是看著第三格的描述
在第四格 畫出來



大家可以猜到這在玩什麼嗎???


藉由有趣的破冰遊戲
也稍微帶到了今日的主題

如果只是靠文件 沒有溝通
那大家還是會誤解原意

重點是 有沒有對話


接著就開始帶著大家來體驗User Story Mapping了
一樣藉著活動
將有共同興趣 或是 共同目標的人分組
接著 這群有共識的人 一起討論

如果你是出國旅遊
當你 決定出發出境
會有什麼步驟 ?


這些步驟 必須透過 動詞名詞 的方式呈現
每個步驟都寫在便利貼上

1st Round大家先把手裡寫的 手忙腳亂地貼在白報紙上
因為題目很明顯是時間軸
所以我們從左邊開始 按照時間順序 依序往右貼
這過程中也充斥著團員們的衝突
例如 我習慣先決定機票 再決定日期
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先決定日期 再決定機票
不過最後達成共識就好啦


歸類

亂亂的順序當中 總有幾項是可以Group起來的
所以我們大概分類了
1. 預約事項
2. 調查資料
3. 準備行李
4. 動身出發

而這些分類 (Activity) 就是整個故事的骨幹
而這些骨幹下的小故事 
就是 
整個故事的細節

2nd Round
假想 過程中 如果有某個環節出問題 你會增加或減少哪些故事呢?

3rd Round
假想 如果你是某種身份的話 你會增加或減少哪些故事呢?
我們這組就是假想我們是美食部落客
所以我們在
(1)預約事項中增加了 “敲定餐廳合約”

(3)準備行李中增加了 “攜帶胃腸藥品”

4th Round
假想 如果你是當天來回 你會增加或減少哪些故事呢?
把最少故事能滿足當天來回的需求的故事留在第一水道


於是我們就假想我們是出差客 一切簡便
省去一堆預約行程跟行李

有點像是 內褲版本的產品 你可以把它想成 MVP
其他故事當然不是拿掉 而是下移到第二水道
在User Story Mapping中 就把多餘的故事往下移
這第二水道則是稍微充裕之後可以滿足的需求

經過這個 User Story Mapping Workshop
我學到了 初期我們必須盡量把想法拋出來
然後 歸類
這個類別就是骨幹
骨幹是AND的概念
我做完 類別A 會做 類別B Then C
而骨幹下的細節
是 OR 的概念
為了完成類別A
我可以做 x or y or z

接下來的發現 其實不會脫離這個骨幹
然後盡量以不同角度 去發想 是否還有故事
最後找到最小執行Effort的MVP -> See it work
以及行有餘力還能完成的其他故事 -> Make it better
最後再補強 -> Make it releasable

User Story Mapping 畫完之後
它的價值在於
透過故事 開啟對話

整張地圖 要放在可視的地方
視覺化的方式 讓團員一目瞭然目前的Roadmap

不過 對於時間軸這個概念
其實我還有些疑惑
如果有些需求 其實沒有時間的概念呢?
先做什麼其實無所謂 那軸線將會是用什麼方式呈現呢?

另外 Erica 有提到
User Story Mapping 的缺點是 主題已經事先定好了
所以如何補強這一點呢?
可以考慮 
Design Thinking 跟 Thinking Impact

[補充]
建立User Story Mapping的六個步驟

0 意見: